9月6日,令無數人魂牽夢縈的須彌山大佛順利完成長達三年的大數據采集,籠罩在大佛身旁的腳手架和綠色防護網被有序卸下。蒼松翠柏與山寺、亭臺樓閣交相輝映,大佛露出真容,重綻昔日光彩。
須彌山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,現存洞窟162座,造像1000余軀,壁畫200多平方米,碑刻16方,漢藏西夏文題記53處,分布在4平方公里的五座大山崖面上。1500多年前,工匠們把生命的意義,留在了紅砂巖山體和無數的雕刻痕跡上,須彌山石窟也因其獨特精美的石雕藝術蜚聲海內外。
作為須彌山石窟的“名片”,第5窟唐代彌勒大佛坐像鑿于紅砂巖質山體之上,高達20.6米,儀態(tài)威嚴、神情端莊,帛帶袈裟、面龐豐腴,造像氣勢宏偉,雕鑿技藝嫻熟,無不凝結著古代工匠們的心血與智慧。
千百年來,在風吹雨淋日曬等自然營力和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大佛存在各類裂隙延伸加劇、巖石表面片狀剝蝕、造像風化脫落嚴重、彩繪褪色及粉化現象明顯、造像表面污染等病害,其維護與修復工作迫在眉睫。
過去三年,須彌山文物管理所委托有關專業(yè)機構對大佛進行了全面的大數據“體檢”。目前已完成數據檢測收集工作,為下一步大佛窟沿搶險加固提供理論支持。
這里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、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(zhàn)略要地?!敖z綢之路”開通后,這里又成為古“絲綢之路”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,被譽為“絲路明珠”。如今,這里有國內唯一一條保存較為完整的絲路古道遺址——石門關,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關中北出塞外、西出隴右的交通咽喉,也是歷代王朝抵御西北少數民族的軍事要塞。這里巖壁峭立、峽谷深邃、谷底溪水湍急,具有“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”之勢。
千年文脈延綿不絕,燦爛文明生生不息。石窟無聲,歷史有聲,每一個洞窟,每一尊佛像,每一塊砂石都講述著歷經千年的故事?;秀遍g,1000多年前的盛世大唐和絲綢之路近在咫尺、觸手可及,我們在交錯的時空里和他們同呼吸,共喜悲。蕭瑟的秋風呼嘯而過,悠遠綿長的駝鈴聲似乎又在須彌山上響起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